在庙号中,按照“祖有功而宗有德”的标准,开国君主一般是祖,而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。其中,高祖、高宗都是很高的赞语,高祖多半用在开国皇帝上。历代开国皇帝,不是太祖中国股票有没有杠杆,就是高祖。相比之下,高宗虽然也是比较高的赞誉,却不是完美无缺的。以下,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大一统王朝中四位庙号为高宗的皇帝。
一、汉高宗刘奭
刘奭是汉宣帝刘询与嫡妻许平君所生之子,西汉第十一位皇帝。根据史料的记载,刘奭多才艺,善史书,通音律,喜好儒术,性格优柔寡断。地节三年四月戊申日(前67年5月24日),刘奭被立为太子。黄龙元年十二月甲戌日(前48年1月10日),汉宣帝去世后,刘奭继位为帝,史称汉元帝。
刘奭即位后,因体弱多病而难以亲政,所以任用宦官执掌大权。在对外上,刘奭派遣王昭君出塞和亲匈奴,放弃珠崖郡领土,丢失高句丽县。因此,刘奭是一位没有什么作为的皇帝,这应该是他后来被剥夺高宗这一庙号的重要原因。
展开剩余75%刘奭在位后期,又出现了天灾人祸、吏治败坏、外戚干预朝政等问题,西汉由此走向衰落。竟宁元年五月壬辰日(前33年7月8日),汉元帝病逝于长安未央宫,葬于渭陵。谥号孝元皇帝,庙号为高宗。此外,到了东汉时期,刘奭的庙号被废除。
二、唐高宗李治
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,母为长孙皇后。李世民即位后,李治原本不是太子的人选。不过,因为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相继被废,所以,李治于贞观十七年(643年)被立为太子。贞观二十三年(649年),唐太宗去世,李治即位。当时,李治继承了唐太宗的治国策略,并开创了“永徽之治”。
不过,李治在位后期大兴土木,劳役繁重,使得“万姓厌役,呼嗟满道”,“天下莫不失望”。 庆五年(660年)以来,李治经常头晕目眩,难以理政,便让武则天处理朝政。当然,不可否认的是,李治还是功大于过的,特别是他在位期间,先后灭西突厥(657年)、百济(660年)、高句丽(668年),使唐朝版图达到最大。
到了公元683年12月27日,李治驾崩于洛阳贞观殿,享年五十六岁,葬于乾陵。李治去世后,庙号为高宗,谥号天皇大帝。
三、宋高宗赵构
赵构是宋朝第十位皇帝,南宋开国皇帝(1127年—1162年在位),宋徽宗赵佶第九子、宋钦宗赵桓之弟,母为显仁皇后韦氏。靖康之变后,赵构辗转至南京应天府(今河南商丘),在元祐皇后孟氏的指定下登基,改元建炎,建立南宋。在金军进逼下,赵构最终在绍兴八年(1138年)正式定都临安(杭州),称行在。在此期间,他一面任用岳飞、韩世忠等抵抗金军和伪齐,一面任用汪伯彦、黄潜善、秦桧等负责对金媾和。
由此,非常明显的是,抵抗后金的过程中,赵构是比较矛盾的。当然,在秦桧等奸臣的劝说下,赵构还是决定以放弃旧疆和对金称臣纳贡为代价,奠定了南宋在淮河、秦岭以南的偏安局面。同年,赵构削诸将兵权,并杀岳飞,这导致他在历史上饱受批评。更为关键的事,他对后金的退让,没能换来长久的和平。
绍兴三十二年(1162年),赵构将皇位禅让给养子赵昚,自己作为太上皇帝退居德寿宫,颐养天年。赵构驾崩于淳熙十四年(1187年),享年八十一岁,庙号高宗,葬于永思陵。对此,在笔者看来,赵构虽然庙号为高宗,但是,这反而有讽刺的意味,也即赵构的庙号是名不副实的。
四、清高宗爱新觉罗·弘历
爱新觉罗·弘历是清朝第六位皇帝,在位六十年,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实际执掌大权最久的皇帝,也是最长寿的皇帝。乾隆即位后,五次普免天下钱粮,三免八省漕粮,减轻了农民的负担,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,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,从而让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。在这一点上,清高宗和唐高宗是比较相似的,都将各自王朝的国力和疆域推向巅峰。
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(1796年2月9日),乾隆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,这又和宋高总比较相似,也即都主动成为太上皇。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 [236](1799年2月7日)中国股票有没有杠杆,乾隆去世于养心殿,享年89岁,庙号“高宗”,葬于裕陵。
发布于:安徽省